日前, 中国·武侯某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审批中。
该项目属于改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武侯工业园内;项目总规划建设面积8500.00㎡,项目总投资6000.00万元;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
项目建设必要性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越来越需要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新时期文化建设一项十分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项目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体现,文化的经济功能很大程度上通过文化产业体现。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和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和突出特点,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
1)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本项目多功能业态(博物馆板块、创意办公板块、创业孵化板块)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生活服务,又为生产服务,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本项目建设抓住文化产业,抓住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2)在扩大内需方面,本项目把文化产业与物质生产和服务业相融合,有效提高物质产品和服务业的文化含量与创意附加值,促进消费升级;同时,对文化自身的需求也是内需的重要方面,项目充分挖掘文化消费潜力、拓展文化消费空间,项目各板块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将形成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热点,直接拉动市场消费增长,本项目建设将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
3)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文化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需求强、消费空间大,开发价值高、投资机会多,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作用日益凸显。本项目建设对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辟发展的新途径新空间,实现文化产业更大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是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科技条件、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
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作的贡献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美国的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25%,英国达到11%,而中国只占到2.6%,文化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市场和科技的支撑,市场和科技如同鸟之双翼,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1)从市场经济发展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与市场的接轨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建设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让文化生产要素在市场中高效流通和配置,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合力;成都星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市场资源,让文化产品真正成为市场上的商品,最大限度地实现产品的文化功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2)从科技发展应用看,现代科技深刻改变了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也赋予文化新的内涵、新的功能和新的形态,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发优势,文化产业在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文化和推动文化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敏感和优势。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抢占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力和竞争力,迫切需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三、项目建设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内容
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是改善文化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条件的宽裕、教育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追求自我文化表达、参与自主文化创造活动的愿望更加强烈,实现和维护自身文化权益的意识高涨,居民消费正由生存型、温饱型,向小康型、享受型转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
相比之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总体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形势和人们繁荣文化市场的新期待。可以说,文化产业总供给还不能满足总需求的朝阳产业之一,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项目建设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维护群众文化权益、引导群众文化消费,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健康向上、各得其利,在“文化创造”上迸发活力、各尽其能,项目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深化文化产业模式,加快文化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项目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文化产业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趋势更加明显,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更加注重通过文化产业,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本项目建设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扭转文化贸易逆差,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更加关注,了解中华文化和我国科学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我国所承载的国际期待和国际责任明显加重,本项目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探索文化市场化、产业化的运作手段,以企业为主体、以文化贸易为主要方式,推动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形成特色品牌,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我国文化产业特点分析
一、供求关系水平不佳且非对称结构性矛盾突出
我国的文化市场已有长足的发展。一方面,经济社会生活条件迅速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另一方面,各种新型文化产业门类不断产生,文化产业结构性变化频繁。
我国文化产业部门所提供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着的文化消费需要。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需要与文化产业部门的供给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出入,文化市场的现状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同时由于还存在着各种体制性问题,所以它还只是一个存在结构性矛盾的、非对称性的平衡。
二、经营单位众多但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
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诞生于计划体制之下,长期以来既被行政体制分割又被各种政策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总体格局,表现出经营单位众多,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资源极度分散和不讲经济效益的突出特点,这些机构大都规模狭小、重复建设、效益低下,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近2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各有关方面一直在尝试对文化管理体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实验,但是基本状况并没有根本性改变。
三、传统资源配置机制与市场化要求正在形成尖锐矛盾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但是,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和行业壁垒与市场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困扰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具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如何基于这些特点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康发展,又保证先进文化的主导作用,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创新的精神大胆开拓。
四、文化原创能力不足,资源潜力不能转化为产业实力
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是有一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举世公认。几千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文明发展,幅员辽阔的国土上还留存着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还有各种类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观;图书馆、博物馆里保藏着数以百万计的艺术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国人的言谈举止、风情习俗、节日庆典中保留着大量有形无形的文化符号;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和播传。凡此种种,都为中国文化产品乃至其他可以负载文化符号的耐用消费品的设计、生产、创新提供了不竭的灵感源泉。
但是仅仅满足于此显然落后于时代。当今世界,文化已经具有原生形态、经济形态和技术形态,新兴文化产业得益于资本市场和信息技术两驾马车拉动,才有了前所未见的高速度,才将大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和财富。我国正是在上述两个方面都显得被动和迟钝。
五、各种规制与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之间的矛盾
由于各种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在体制和制度上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如行政垄断、市场准入、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文化企业产权关系改革等,因此,旧有的矛盾不仅没有消除,还进一步激起了新的冲突。同时,由于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统并未因机构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合并而失去政策效能,还出现了新机构执行旧政策,“新瓶装陈酒”的现象。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数字文化产业将成为主流文化产业
未来,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将快速发展,成为主流的文化产业,并且在青少年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的推动下,从上市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衡量,数字文化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占领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核心产业门类。电信企业成为媒体企业,文化娱乐内容增值服务将占据电信企业(含移动)70%以上的利润,而IT企业必须成为文化产业企业才能摆脱制造业的低端形态。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产业将受到数字文化产业的严重冲击。为应对这种格局,一些传统媒体企业和娱乐企业将逐步转型,形成一种全媒体、跨地域经营的新格局。
二、活动经济将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
一些经济发展快速和传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活动经济的各种形态,包括会议、展览、展示、选秀、培训、商务交流、体育赛事、庙会、节庆等活动将持续繁荣与活跃,并将带动休闲旅游和城市经济的其它消费。
三、文化内容产业将繁荣发展
文化内容产业将出现大繁荣,并且与传媒和分销渠道相结合,形成单一企业同时经营内容和渠道的大格局。同时,内容产业驱动的产业链经营,也将打造出一批市值过亿元的文化上市企业的龙头企业集团。
四、文化产业人才进一步得到重视
未来,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将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具有商业能力又精通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复合型人才,以及精通全媒体和全产业链经营的人才将存在较大的缺口,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将成为文化产业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
五、商业模式竞争将成为文化企业竞争的主流
随着生活审美化和应用美学的需求,未来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竞争将替代创意或者产品竞争。一方面将出现设计产业的大商机,特别是结合提升制造业的需求,设计产业和时尚产业的结合将对各地文化产业带动本地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结合“互联网+”,“文化+”潮流将快速蔓延,以及由此出现的高附加价值的商业模式,将代替一般的产品概念和企业竞争,模式的竞争特别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将成为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中国·武侯1991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科学发展观的实际体现,具有良好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项目核心优势明显。项目充分发挥了国家、地方政府、投资单位的积极性,实现了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和谐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区域内蜀汉文化形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投资收益率较高,投资风险低,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项目。
1、中国·武侯1991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是一项综合性项目,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地方经济建设也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项目设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超前性、可行性、独特性和高起点的特色。
3、项目选址西部智谷5、6号楼(成都),成都市武侯区处于“中国西部旅游中心城市”旅游网络中环,具有区位优越、资源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市场优势,具有合理性。
4、经本可行性研究初步分析、报告论证,该项目是一个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以及企业整体经营能力、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旅游产业规划的项目。
5、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武侯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6、本项目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显著。
7、项目财务评价结果表明,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强,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四川省产业经济发展战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有关产业鼓励政策,有利于武侯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人民生活的显著提高。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建议
1、建议项目建设单位有序做好项目建设前期的各项基础准备工作,协调各项组织管理工作,抓住大好机遇,加快前期工作进度。
2、多渠道落实建设资金。项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资金的按时足额到位,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加大争取财政资金、信贷资金的力度,先期落实自筹资金并投入前期工作,以使资金有充分保证。
3、加强项目的市场推广、招商工作。入驻企业顺利实现是保障项目经济可行性的关键因素,鉴于目前成都商业物业市场的竞争情况加剧,项目的组织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地段区位、文化资源、独特的商业模式和价格等优势,加强本项目市场招商策略,成立专门的招商决策机构,全力开展招商工作,切实保障企业入驻的顺利实现。
4、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鉴于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对本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争取早日建成投入运营,给武侯区地区和周边社会带来更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