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家公司靠融资才能支撑、公司toVC,那必定会有两个结果:
1.融资不成功,业务模式无法支持,公司倒闭,业务停止,
2.融资成功,持续融资直至上市或并购,完成使命,业务服务下滑。
这个模式做其他生意对客户影响可能不大,例如ofo挂了,我们最多没有单车骑、押金退不出来。
但是,如果是一家物联网服务商,那就问题大了。因为客户众多的物联网设备都是连接到这个物联网平台的,而且卖到了全国甚至全球各地。一旦服务停止,那就是过去几年所有产品物联网功能失效、消费者投诉、大面积退货的问题,足以一下把企业搞死。
物联网行业融资不成功的和被并购的案例都有,结局大家都能看到,其他还没到的,估计大概率逃不过这个命运。
所以物联网服务商,或者其他行业的长期服务商,本质就应该是一个生意模式健康的公司,这是客户选择的基础标准。个人观点是长期服务商天然跟toVC模式冲突。
比较杂,归不了类,就一点点写好了:
1.原来自己能收支平衡的公司,在初创企业里面已经是很牛逼了,可能90%的创业公司都达不到,这个有点超出我们预料。
2.在领创杨总那里学到了一个重要概念:“你这是个生意”。那个时候我们才明白原来生意和融资他可能是两回事。
什么是生意?你开餐饮店是生意、你做微商是生意、你做物联网服务商是生意。它能赚钱,但是它不能爆发性增长。
而融资,是看爆发性增长的,看网络效应、看核心技术、看未来市值和利润的。
但是它又可能是同一件事,例如星巴克咖啡是生意,瑞星咖啡就是融资,是不是很有趣?我觉得这里面的学问很多,我现在还无法将其参透,运用还需要些时间,这个谜留着以后解吧。
3.所以我常常觉得创业和融资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悖论的。
(生意好,去融资=傻)我这个生意很好,能赚钱,投入100万可以赚200万,那理论上你去借钱就行了,贷款再高10%利息也够了,这应该最理性选择,去融资就是傻。
(生意不好,去融资=忽悠)我这个生意不好,也不想拿钱进来,想看看能不能融资规避风险,那融资就是场忽悠,投资人也不傻,大概率不成。
上面是有悖论,只有下面的这种我觉得才是合理的。
(生意好,钱不够,去融资=合理)生意确实很好,投入1个亿能赚2个亿,但是我借不到那么多钱,只能靠融资。
4.所以从上面推论,投资人不喜欢能赚钱还来融资的公司,更不喜欢不靠谱也要融钱的公司。他们应该希望看到业务模式发展潜力很大,利润很好,就是钱不够的公司,这样的合作才是正和博弈。
5.而另外一种更合适的正和博弈,就是产业资源的合作,也是我们向往的。
我觉得这是个美丽的故事,外部的优质产业资源支持,实现双方资源互补,进而实现共赢,是更加有双方特色、更加紧密的正和博弈。
6.上面说的一个重要的观点,理论上:投资人跟创始人的需求是一致的,希望赚钱,希望公司发展。那么就存在下一个推论,创始人一定程度也是个投资人。如果把自己当投资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作为“投资人”,自己公司好的项目,你一定是自己投资,而不会给你的“竞争对手”——其他投资人来投,除非他能带来产业资源的帮助;
既然我们做为创始人,希望得到产业资源的帮助,那相反就一定存在这种可能,就是你以产业资源支持的形式,作为投资人去入股其他公司。例如技术入股、市场入股。
7.所以尝试新的东西总能学到很多东西,我们继续保持尝试和学习。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