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评价人员的知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一份优秀的安全评价报告,应该做到内容详尽、具体,特别是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要准确,提出的事故隐患整改计划科学、合理、可行和有效。而这样一份优秀安全评价报告的诞生,则需要源于众多优秀安评人员的共同努力。一个人员配置完整、得当的安全评价组织机构必不可少。其成员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应该涵盖被评价项目所涉及的全部内容,无论是工艺、工程、仪器、仪表,还是电气、消防、安全等相关知识都应该是胸有成竹,行家里手。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以及标准、条例每年都有新的修订、制定、发布。因此,每一位安评人员也都不能安于已掌握的知识,而应积极的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等多种形式,尽可能全面的获取最新的科学技术,熟悉最新的法律、法规,加强自身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安全工作的需要。
2、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
一份安全评价报告能否做到内容全面、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评价客观公正,找出的安全隐患确切、提出的防范整改措施科学得当,能对企业本质安全起到很大的作用。除了需要评价人员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充分的实践经验、强烈的责任心与高度的职业道德修养。
安全评价是一份对现场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这就要求评价人员必须深入生产实际,认真虚心的向一线的技术人员请教、学习,并且询问、考察、索取必要的资料,本着一丝不苟的精神,对编写安评报告所需各类数据的获取做到完整完善。本着科学、客观、求实、公正的责任心去完成每一次的现场考察,每一份安评报告的编写。评价人员绝对不能有不去现场考核而只听企业的电话汇报与只看企业的传真资料即可做好评报告的思想;更加不可以有企业既然已经支付评价费用就应该出具合格报告的想法。针对现场收集数据、收集资料与标准、法规进行对照,结合周边建筑物、居民公共场所情况,分析其正常状态和发生突发事故时的危害程度,进行具体的描述,提供防灾、减灾措施,做出是否符合安全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结论。
3、加强安全评价前置条件的把关工作
评价人员进入企业现场审查时必须根据导则要求,向企业索取并严格把关验证这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然后做出关于前置条件的相应评价,以解决该企业是否合法运作的问题。然而,有的安全评价报告附件中会出现失效或不合乎要求的复印件,比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或预先核准通知书已经过期;土地、产权或租赁合同中申请人和产权人不符;出租方未附有权向外出租的证明;把设计图纸的“审核意见”当成“验收合格意见”等等。这些也需要在评价工作中加以注意。
4、加强安全评价报告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生产、经营企业有大量的共性问题,各个安评报告都做了相应的分析、评价,但是,各个企业确也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也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评价。目前,很多评价报告都是针对危险点进行分析,但是危险分析没有重点分析,一概泛泛而论。评价报告中应根据重点工艺、重点危险点进行重点分析。
5、加强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
在系统工程理论中,人们常把“人——机——环境”诸因素作为一个安全体系来管理,把很多复杂的因素进行条理化、规范化、标准化,使人更明确、更系统的掌握。安全科学主要是研究人、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这三者的平衡共生态,达到保护劳动者身心安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跨门类、综合性的横断科学。有的安评报告查找分析危险因素时,顾此失彼留有隐患。随着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应引入“第三危险源”的新概念。通常来说,第一类危险源是指能量载体,或者是危险物质,这是事故发生的物质性前提,它影响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事故发生的物质根源。第二类危险源包括物的故障、物理性的环境因素、个体人的失误,这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触发条件、必要条件。而第三类危险源是指不符合安全的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程序、组织文化、规则、制度等。
在明确第三类危险源以后,应当充分认识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仅对设备、物料的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未对人的因素、执行法律、法规的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是不妥的,还要对提高以“人”为核心的安全文化、组织体系等方面的投入和建设进行评价。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是在于把实现人的价值与实现企业的经济价值统一起来。
6、加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是安评报告的重要章节,国家和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十分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安评人员更应当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来评价一个企业,以造就一方平安的精神深入细致的做好查找、分析、评价工作。